广西·钦州赴粤招商,这场不想走、聊不完的推介会满载而归
以“共享机遇 共创未来”为主题的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推介会,在广州圆满落幕。从轻松、融洽、舒适会议氛围中,真切体会到区域的发展潜力和营商环境,这是一场企业家不想走、聊不完的交流会。
以“共享机遇 共创未来”为主题的广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推介会,在广州圆满落幕。从轻松、融洽、舒适会议氛围中,真切体会到区域的发展潜力和营商环境,这是一场企业家不想走、聊不完的交流会。
上个月,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、安泰经管学院行业研究院医药行研团队负责人范纯增一行人,莅临谷川联行。谷川产业研究院宋凌飞院长等人热情接待,就生物医药领域的多个热点议题,进行深入探讨,双方初步达成合作共识。
今年以来,国资委多次提及国有资本容错和免责机制,旨在打造更加包容审慎的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以及国资监管体系,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。这一系列举措,对于招商工作而言而言,传递了一个强烈而积极的信号。
就招商而言,对企业集聚区域、产业转移趋势、项目选址要素,以及产业链上下游、招引策略的研究,也相当关键。
两年前,我们协助佛山先后举办多场招商推介会,引发先进制造企业备受关注。总投资约5亿元,宝烽精工智能装备生产基地项目,正是我们邀约到推介会中引荐促成的。从动工建设到全面封顶仅历时200余天,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4亿元。
国家的支援,将有助于地方减轻债务偿还压力,更加专注于自身的生产与发展。尤其是,目前不少地方都在忙着存量资产盘活。新政之下,园区层面的资产盘活有哪些新出路?
在激烈的“抢企”浪潮中,看到了广东外向型经济的韧性。新形势下,广东招商模式,怎么做、做了什么?对其他省市又有着怎样的启示?
就在今年5月,在我们的引荐下,医疗器械领域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,顺利落户山东省级新区。高新技术企业与省级新区,两者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“化学反应”?
何为“P+EPC+O”模式?就招商而言,有哪些环环相扣之处?
大变局下,“管委会+平台公司”新模式,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地方的关注。那么,如何通过这一模式布局招商工作?本文将围绕该问题展开探讨,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