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届进博会,如约而至。

不少省级政府“一把手”,率队前往这里。

长三角多地领导现身,参观、推广、找合作。

各地商务局、投促中心、国资招商公司,都扎在展馆里。

企业齐聚一堂,硬核新品惊艳亮相。

首发、首秀、首展,创新技术含量分外高涨。

今年,我们作为参展商,再次亮相进博会。

那一抹“谷川蓝”,被各地政府、全球企业围观。

这几天,我们亲历着“开放合作”的生动实践。

——打通全球投资者与区域发展机遇的连接通道。

当镜头转向现场,全世界的喧闹,都被圈在“四叶草”。

01 进博之约 对外开放的注脚

开幕第三天,“四叶草”的人流上来了。

看展品,谈交易,聊合作,话发展。

置身现场,开放合作的蓬勃生机扑面而来。

在我们展台前,同样是气氛热烈、人头攒动。

有些是三五人同行,带着上级任务而来的各地政府代表。

一些部门,已提前踩好点;还有的,规划了馆内“路线图”。

谷川展位,也有探寻中国市场落地路径的跨国企业负责人来访。

比如,一些外资企业希望以轻资产的形式在华入驻。

与此同时,不少人举着手机打卡拍照,吸引了其他观众驻足停留。

此起彼伏的交流声、抽奖时的欢呼声,谷川展位成为“四叶草”里对外开放的缩影。

进博会年复一年,乍看波澜不惊。但一路见证,中国的大门越敞越开。

尽管外部风雨交加、脱钩断链,“小院高墙”屡见不鲜。

但中国,扎实兑现着进博会上的一系列开放承诺。

作为进博会的参与者,我们每年以不同主题亮相“服务贸易展区”。

主要为了,推动全球投资者与区域发展开放、共赢之路越走越宽。

当下,各地正经历着科技、产业、招商模式的深刻变革。

对于区域发展,也将紧跟产品、技术、服务等方面的新趋势。

甚至是,全球产业链、价值链、创新链的深度相嵌。

就招商而言,得益于战略规划,也需要对投资动向、产业趋势敏锐捕捉、深刻把握。

对此,我们以“数据引领,共创产业新生态”为主题,聚焦产业数字化与生态化协同两大核心。

以进博会为窗口,展示数字化技术赋能招商全流程,打通全球投资者与区域发展机遇的连接通道。

一路走来,谷川再次参展有着“变与不变”。

其中,变化的是围绕经济脉络、产业发展不断迭代解决方案。

不变的是,始终关注政企双方的需求,通过专业服务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承诺。

我们深刻感受到,带来的远不止合作共赢,更像是战略的共振场。

在这里,谷川与各地政府、全球企业同频共振,洞察产业趋势、透视投资动向、应对转型挑战。

02 交流洽谈 招商引资另一面

这场“东方之约”,对于政府不容错过。

多位省级政府“一把手”,率队前往进博会。

各地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相关的工作,组成了规模可观的代表团参会。

比如,湖南省省长毛伟明率省代表团,来到进博会现场。

不少一线招商人,也是一路走、一路看、一路听、一路议。

一方面,了解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当下各领域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。

另一方面,向客商推介本地产业优势、介绍营商环境,寻求更高层次、更宽领域合作机会。

进博会期间,谷川在【服务贸易区】7.2A1-08展位,也迎接了来自各地的政府代表。

从区域看,这次东部沿海城市的领导偏多一些。

尤其,长三角多地政府现身进博会,在参观的同时对接资源、寻求合作。

在交流中得知,有的领导是刚刚带队参加完广交会后,又赶来进博会招商考察。

毕竟是,近水楼台先得月。进博会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搭建了招商合作交流平台。

在现场,谷川招商数据中心的大屏,引发了不少政府、园区的领导停留观看,并进行了详细咨询。

尤其是,很关注我们自研的智能化、可视化、数字化的系统,以科技赋能应对工作的挑战。

一位园区负责人坦言:“不仅能获取招商线索、分析企业诉求、摸清投资趋势,还能管理项目、打通供应链”。

还提到,相当于配了个“超级大脑”,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的诸多问题。

这三天,整体与地方政府交流下来,我们听到了共同的“声音”。

今年8月底,基本都废止不符合要求的招商引资政策,这让各地对接企业、招引项目的挑战不小。

随着市场化浓度上升,地方设立国资招商中心、产业投资公司,正在打破原有的“路径依赖”。

对于各园区乃至地方来说,招商、运营、服务一体化的能力也越来越重要,这更需要谷川这样的角色深度参与、连接合作。

在进博会现场,有些政府与我们交流,还感觉意犹未尽。

转天之后,他们又前往谷川集团上海总部深入研讨、谷川高科园·奉贤的项目上走访考察。

这期间,随着各地政府代表团的陆续抵达,合作洽谈的阶段也进入了高潮。

我们在镜头中,也捕捉到了另一种变化。

今年招商工作,特别强调联动,改变了过去各自为战的散兵模式。

比如,由投资促进局牵头,整合区(市)县、产业园区的核心力量,组建一支专业高效的队伍。

再比如,有些区县与市级部门联动,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确保信息互通、资源共享、步调协同。

除此之外,存量企业同样是招商人关注的重点。

在现场,不断帮助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,积极协助企业拓展业务,主动对接宣传,服务企业发展。

为充分把握进博会机遇,各地交易团将聚焦医疗器械、技术装备、食品农产品、汽车等重点领域开展洽谈采购。

连续三天,各地交易团签下“首单”,每个地方都在晒合作的“开门红”。

既推动本地企业更好地走进国际视野,也在招引一批优质企业、重点项目,广泛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形式。

03 现场氛围 紧锣密鼓在圈粉

这几天,“四叶草”将是“浓缩的世界”。

肤色不同、语言各异、国籍更是遍布五洲四海。

在这里,不仅是品牌展示的窗口,更是直达中国市场的战略通道。

企业不再满足于“参与”,而是将进博会视为新品发布和战略布局的平台。

首发、首秀、首展,已成为产品的“秀场标杆”与“流量密码”。

一位长三角区域的政府,昨天与我们交流时提到:

两个月前,他们就收到了上级指示,提前对几千个企业进行逐一调查。

并且,深入了解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情况和投资意向,并筛选出重点目标名单,在现场推介对接。

其中,一部分政府、园区的负责人,来到谷川展位也表示,这次是带着上面分配的任务而来。

他们规划了展馆的“路线图”,想考察的企业都做了标记,对展台位置、产品特点、发展状况详细追踪。

我们看到,手上拿着招商手册和产业扶持的相关汇编,辗转各个展区,对接目标企业,挖掘合作机会。

不仅长三角区域的政府,带着清晰的“招商任务”而来,其他区域的园区同样目标明确。

一位来自山西区域的经开区负责人,在谷川展位咨询时便提到,他们此次进博会重点考察的对象是复星医药。

这家企业连续八年参展,算是进博会的“老朋友”了,今年又带来了不少全球领先的创新药械,在肿瘤、免疫炎症这些领域都有成果。

他们这次过来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,也希望借助我们的资源,更精准地对接企业需求。

重要的是,通过进博会这座桥梁,让全球企业也认识谷川、走进谷川。

在现场展位上,一位企业负责人的目光,落在摆放整齐的谷川律所折页上,前来向我们咨询。

经过交流,他们正计划在新加坡和香港成立分公司,但是对境外注册的法律流程、合规要求一点头绪都没有,不知道该从哪入手。

这个问题,谷川律所有着丰富经验,能够协助企业梳理注册流程、规避法律风险,当时就与负责人交换了联系方式。

还有些企业,翻阅着《外资选址投资指南》,也表示内容专业度强且很实用。

与此同时,还咨询投融资对接、财税相关的业务,让展位呈现一派忙碌又热闹的景象,处处都是谷川与企业畅谈的身影。

我们看到了,一些中外企业,正在达成更多、更深、更实的合作。

比如,有国外参展商基于进博会上获得的市场反馈,加速了产品的本地化开发,助力中国企业计划出海。

还有,参展商通过共同研发的合作,推动中国产品加速进入国际市场。

这背后,是中国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生动实践,也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体现。

除此之外,谷川推出了探展达人招募活动,前来现场打卡抽奖,为大家准备进博会专属福利,诚邀各位朋友相约进博、畅享进博。

这些天,我们在喧闹中传播品牌,在互动中传递价值,让“开放合作”不再是口号,而是触手可及的服务与联动。

在谷川展位前的抽奖箱里,装满了参展者的期待;在政企洽谈交流中,也写满了双向奔赴的约定。

我们在这里,用数据赋能产业,用服务链接资源,用合作传递价值,让“开放共赢”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。

写在最后

“十五五”将至,中国的信心不变,开放的承诺也不变。

进博会第八年,还将会继续。

于国家,是开放承诺的践行。于企业,是战略落地的舞台。

对于我们,是链接全球投资者与区域发展的通道。

“永不落幕的进博会”向世界所昭示,中国的大门只会对外越开越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