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商引资,是一个专业方向。
以前,在传统学科体系里,找不到相关课程。
高校的知识,招商用不上;招商的技能,课堂没有讲。
这一错位,让招商行业缺少“内行人”。
然而,我们率先打通培养专业人才的“任督二脉”。
五年前,在天津商业大学里创办【招商引资实验班】。
金秋的硕果,是过往的见证,更是未来的开端。
在这个时节里,天津商业大学与谷川联行开启战略合作的新篇章。
不仅是产教融合创新实践的延续,更是响应国家人才战略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实行动。
01 下一个五年 迎来新里程碑
招商引资,缺少“行家里手”。
放在整个行业,都是普遍现象。
2020年,天津商业大学与谷川联行达成共识,设立招商引资实验班。
并非简单的“校企合作挂牌”,而是恰恰切中了“人才培养”的根源。
五年间,双方纵深推进产教融合,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,打破专业与学科界限,实现从“学业”到“职业”无缝衔接。
在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,这份承载着育人成果与实践样本的合作迎来了新节点。
近日,天津商业大学与谷川联行举行战略合作续约仪式。
现场嘉宾云集,校企双方代表、政府领导、校友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这一跨越五年的合作迈入新阶段。
仪式上,天津商业大学副校长齐恩平从“母校情谊”切入,强调了这份合作的“特殊温度”。
他表示,谷川集团董事长徐佳作为优秀校友,以反哺母校的赤子之心推动合作,展现了校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教育情怀。
过去五年,招商引资实验班成为校企合作典范。其中,涵盖六门产教融合课程,学生参与真实项目实践达到100余人次,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升。
他坦言,这些成绩的背后,是谷川全方位的投入。企业资源开放、高管参与教学、提供实训机会,真正实现“教学做合一”。
对于未来,他提出多元化合作方向,共建产业学院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、组建校友企业家导师团、拓展实习实训基地,希望以更紧密的“母校-校友”发展共同体,实现产教融合的双向赋能。
现场,谷川集团董事长徐佳回顾合作初心,双方怀着为招商引资行业培育专业化、复合型新生力量的愿景,共同设立“招商引资实验班”。
这不仅是校企深度融合的大胆探索,更是响应国家人才战略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。
面对过去的五年,他高度肯定了硕果累累的合作。
这些毕业生,用优异的成绩证明了,我们与共同设计的课程体系具备有效性与前瞻性。
其中,招商引资实验班连续四年,涌现出获得推免、保研资格的卓越学子,都是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最好注脚。
他特别致谢,天津商业大学领导的远见卓识与管理学院的精心组织,以及各位政府领导给予高度的关注与大力的支持。
谈及未来,明确了四大方向,优化课程与培养模式、拓展实践平台的广度与深度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、共建更广阔的就业生态。
既是对过往育人成果的肯定,也是对招商行业人才培育的深化。
这标志着,双方在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上,从“破冰期”迈入“深水期”,向各地输送“懂政治、懂经济、懂业务、懂法律”的复合型精英。
02 深耕招商行业 输送专业人才
当招商引资,从经验摸索转化为高校专业。
这些年,也迎来了各地政府的关注。
从整个行业看,专业能力与岗位需求脱节。
无论是硬本领,还是真功夫,从根源上指向了人才断层。
不少地方,招商队伍的搭建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没有对口专业输送新鲜血液,只能从其他领域跨界选人。
谈及专业性,历经数年才能独当一面,远跟不上招商工作的迫切需求。
以招商引资实验班为核心,实现了“招生-培养-实习-就业”的全链条闭环。
在人才培养上,采用小班化、精英化的培养模式,已成功招收了六届共144名优秀学子。
通过“双导师制”,让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,又具备可落地的招商能力,有效填补了招商专业方向的教育空白。
截至目前,前三届毕业生,已带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初步的实战能力奔赴四方。
在课程体系上,将一线招商实战经验转化为六门专业实务课程。
其中,涵盖了《招商引资概论》、《招商引资行政管理》、《产业规划与运营管理》、《互联网+招商引资运营服务》、《招商引资演讲与口才》,《招商引资项目处理策略》的内容。
这些年,谷川培训学校沉淀出优秀的业务精英、授课技能过硬的讲师,紧密围绕招商场景,融入真实案例与实操技巧,进行拆解与演练,让高校人才掌握可落地的方法。
然而,打造专业人才的“黄金摇篮”价值,最终要体现在“为战场输送精兵”上。
在实习就业上,我们提供“实习-就业直通车”,为高校人才打开“双向推荐”的渠道。
一方面,利用行业网络,将优秀毕业生推荐到各地的政府园区、产业平台,为整个招商行业培育专业化、复合型的新生力量。
另一方面,敞开了谷川大门,赋予毕业生选择城市、选择岗位的自主权,并匹配带教师傅,协助他们快速适应职场,实现角色转变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鼓励各位学子向上成长,我们设立了“谷川奖学金”。
在正向激励上,自2021年以来,经过了四个学年,我们已经累计奖励了43人次的优秀学生,覆盖率超过30%,已发放奖学金近13万元。
就谷川联行而言,不仅重视成绩优异者的表彰,更是筛选出契合招商岗位价值观的“同路人”。
现在看来,招商引资实验班,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,也是传统教育理念的转变。
作为行业产教融合、学用结合的样本,已辐射至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资实验班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实习实践基地等。
重要的是,成功入选了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,力争为各地政府园区解决“选人用人”的根本难题。
这意味着,天津商业大学与谷川联行的探索,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,正在成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模式。
不单为招商引资输送了新鲜血液,更是有力推动了整个行业的专业化发展进程。
长期下来,教育反哺招商,招商反哺经济,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这正是打造“招商人才黄金摇篮”的愿景,也体现产教融合赋能行业发展的深层价值。
我们所做的,不仅是“培养人”,更是“搭平台”。
通过联动高校、政府、企业,构建“招商人才培养生态圈”,让想做招商的人有地方学、有机会练,让需要招商人才的地方有渠道选、有人才用。
未来五年,随着双方合作的深化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“懂政治、懂经济、懂业务、懂法律”的复合型人才,走向各地政府园区招商引资的一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