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商整改力度大,进入深度调整期。
以往这时候,各地准备冲刺四季度。
召开招商复盘会,通报情况、盘点业绩……更重要的是为来年做计划。
而现在,有的城市开启市场化,有的区县还在静观其变。
我们看到,不少招商人正在“发声”:
企业投资越来越少,园区是一抓一大把
国企平台手握资源,招商实战经验匮乏
资本招商这种模式,有的地方没复制性
走公司制路子可行,专业招商团队协助
不禁感慨一下,招商引资,千万别把路走窄了。
01 感知企业投资 冷与热
现阶段,面对各地招商攻势,企业投资反而愈加冷静。
谈到企业选址,从我们的招商数据中心来看,有一定规律:
年初3月~5月、年中7月~8月,成为企业发起投资选址意向的高峰期。
以前,企业选址找个“面积够用、交通便利”的地方,搞生产就完了,可能在附近看看就能定下来。
放在现在,各种定制化的投资需求,仿佛基本都是“标配”。甚至,挑地块、看厂房,考察后心里就会“打分”评估。
显而易见,在一间“空房”里,拎包入住式的企业不再出现,这让招商引资也相当难做。
当下与企业交流,也能感受到他们就像是趟水前行,水越来越深。不少行业,水蔓延至胸口,只剩下头部企业呼吸正常,可能也没有以前那么轻松。
那些消声灭迹的企业,不是产业落后了,而是没能及时拥抱技术变化,也可以说核心竞争力没有提高。
在我们项目库里,现在即将扩产或者加码投资的企业,仍然一直在跟进与洽谈。
有的企业扩建,就是已经拿到了供应订单。想拿到单子,先活下来,长期与合作伙伴绑定在一起,总有办法在后面挣钱。
听说还有一部分企业,已经退回了之前的财政奖补资金,可能直接影响其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。
就招商而言,给企业留出足够的缓冲期,应通过适当提供融资支持助力企业纾困,或者是走合理的补偿机制,减轻经济损失,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。
长期看,各地方都在探索新的招商方式,一个比较主动的行为就是进行招商合并。这样一来,不仅能更好安排投资,还能根据不同地方的产业格局,进行资金支持。
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在同一个平台,可以更好的将资源派给不同区域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,也能通过顶层设计,更合理的安排企业落地的支持。
02 投入招商工作 难与易
几十年来,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,从工业区到乡镇,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一般铺遍了全国。
有人说,四十年间,招商引资功不可没,但也有问题显现出来。
没有经过产业分析与调研,就匆忙上马,导致举债过高、招商陷入困境、园区运营艰难……同时,各种企业也冲着产业扶持而来,急速扩张,埋下更深的隐患。
招商工作向来是各级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,也会有直接的考核关键性指标。
这些指标也会被逐级下放,从一把手到街道基层都有软硬性的要求,从而调动更大范围的资源推进区域整体招商的进展。
总的来说,通过招商引资,中国打开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,开放性经济带来的溢出效应让更多的资源涌入了国内。
然而,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,当初一些粗放式的招商手段,已经不能适应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。
一方面,产业结构调整,需要淘汰一批高耗能和影响区域性生态环境的落后企业,也会限制性地引入过剩产能和环境不友好的企业。
另一方面,之前政策偏向性,让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。在这个过程中,招商引资工作也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。
一部分中低端产业,“吃定”了地方相关扶持,产生一批候鸟迁徙式企业,享受完本地待遇后就搬迁,甚至在一个地市的不同区域间转移。
站在现在看,曾经基本都是同等级别城市之间,带来了招商政策和区位优势的竞争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,竞争更加激烈且多元化。
各地看项目本身是否符合当地的发展,是否有利于当地产业的提升?这样一来,招商难度自然就会加大。
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招商引资工作的主力军身上,也就是各级招商单位、招商公司。
各地不断与曾经的“粗放型招商”挥手告别,开始对“精准招商”心领神悟,把剖析和研究产业发展当作重点工作去抓。
不管是独立钻研,还是“引入外脑”打开思路,各地精准发力,推动招商工作向专业化发展。
一个地方招商引资优势与劣势并非绝对,更需要扬长避短。
尤其,不能脱离基本定位和资源禀赋,只有本地的特色产业转型升级,才有可能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,而非争抢一些所谓的高端产业。
实际上,招商同质化现象,还是相当严重。全国的产业园里从南到北,几个主导产业方向都是镜像式复制。
招商引资成果,也得益于对产业布局的远见。而且,需要在正式招商前就摸清家底。
各地制定产业规划时,充分考虑临近城市群或增长极的外溢效应,做好区域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理布局,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招商工作。
既要在区域联动中发挥核心作用,形成“1+1远远大于2”的效果;同时又要在片区发展中保持自我优势、差异化发展。
03 主流模式创新 进与退
招商引资,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牛鼻子,也是贯穿经济工作的“生命线”,模式的迭代与升级成为当下的课题。
为获取招商信息,招商人频繁参加各种产业峰会论坛或行业展会,主要为了添加企业微信。
一方面是拓展行业知识,另一方面是建立人脉关系。
与守株待兔式招商和资源式招商不同,这几年就更强调产业链招商,仔细分解某个产业链的图谱。
比如,集成电路产业,本地有哪些环节是短板,而在这些环节目前有哪些头部、腰部,或者初创企业,再进行精准对接。
相应每个科室认领招商引资任务时,会将自己负责的产业进行这样的分解。然后制定方案,精细到每个月的目标是哪些企业,以及需要和哪些部门和街道的领导一同拜访企业。
今年,在中央发布多个文件之前,前几年经济发达的地方就开始探索改革招商引资模式。
值得一提的是,拿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检验招商引资是不是抓实了,用新增规上企业衡量项目建设是不是抓成了。
现在最常见的,几乎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的平台公司。
有些开发区,把招商职能直接剥离给平台公司,推动平台公司开展市场化招商工作。
这几年,“管委会+平台公司”模式,蹚出了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创新路,算是为“全民招商”做了松绑。
这段时间,招商办的裁撤和精简,目标就是为了通过市场化来进行招商引资。
随着城市重心由“造城”转向“营城”,强化招商职能,促进产业升级,成为国资平台公司顺应城市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。
这一举措,旨在搭建起政府与市场之间紧密而高效的招商桥梁,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项目精准对接。
一位江西招商人员分析说,目前招商公司有不少,但要成气候还挺难。
尤其,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,地方组建国有招商公司需要与专业化招商机构合作,可借助谷川联行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和招商运营。
招商本是政府的职能,是非盈利行为。但要设立企业,就得考虑如何盈利。不然形式上是企业,但实际上依然是招商办。
也有人说,走招商公司的路子是可行的,但不能代替体制内的招商队伍。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,有了前端的信息采集还不行,还要由地方政府亲商安商。
重要的是,在市场化转型中,地方政府和招商公司都需要高位统筹,两个“一把手”均应高度重视。
共同深入研究区域产业发展趋势,结合地方实际,合理制定产业规划,明确产业发展方向,为国有招商公司提供指引。
招商引资模式,已经从狭义的“给所有部门下达招商任务”转变为“用好市场化招商渠道”,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。
面对模式转变,自身是相对独立、自负盈亏、企业运作的市场化运作主体,只有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、积极盘算投资效益,才能在市场化时代立足。
招商引资,别把路走窄了。想要行之有效,地方政府和招商公司,在改革与创新上必须步履不停。
写在最后
外部越不确定,越需要提升执行力。
外部越不确定,越需要苦练基本功。
往后招商引资,最稀缺的能力,不是“寻找确定性”,而是选择与“提供增量”的团队肩并肩。
真正的长期主义者,踏平波动,穿越周期,拥抱趋势。
祝各位,找到市场化招商路径。
祝各位,扎根蓄力然后再出发。
最后,祝谷川,生日快乐。
恭喜我们,15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