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DeepSeek抛出一个问题:县域地区招商最大的难题是什么?

在给出的回答中,基础设施不完善被放在首位,其次是产业链单一、市场规模有限、人才短缺、信息不对称等。

诚然,没有大城市的资源与优势,县域招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。

对于这些地方而言,招商应该怎么做?关键的一点在于,稳商。

稳住龙头或领军企业,就够了。

01县域招商 几大难点

企业选址注册,主要考虑三个因素:

一是低成本要素,即拥有相对稳定,且低成本的土地、劳动力以及能源供给;

二是产业链安全,即产业链具备韧性,产业链配套完善;

三是市场潜力,即拥有足够大的消费市场等。

其中,低成本要素,就涉及到基础设施中的交通这一块。

数据显示,交通成本在企业运营成本中占比颇高,可达15%-30%。

一个地方如果交通不便、通讯设施不完善,在运输原材料和产品时,货物运输时间将会延长,运输费用也会提高。

一些位置偏远的县域,货物运输主要依赖普通公路,不仅运输时间长,而且成本相对较高。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,投资意愿也会降低。在招商谈判,招商人也常常面临企业对成本的严格考量和质疑。

影响县域招商吸引力,还有更重要的一点,就是产业链条短、产业链单一,这是不少地方的共性问题。

如果产业配套能力不足,企业所需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就很难在本地找到。尤其是大型企业而言,其投资需求往往难以被满足。

打个比方,一家电子制造企业在小地方投资,却苦于在本地找不到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,只能从外地采购,这不仅会增加采购成本,还面临供货不及时的风险,影响企业正常生产。

在与企业沟通时,招商人总能感受到他们对运营成本的担忧,以及对供货稳定性的渴求。

对于县镇等小地方而言,地区能级不高,资源要素有限,注定要走稳一些的招商发展路线。

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龙头或是领军企业上,将其培育成链主,以此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。

02破局关键 稳住链主企业

具体怎么做呢?有关键的几点:完善基础设施、建设高标准厂房、提供技术研发等支持平台、优化营商环境、提升信息化水平等。

为方便大家理解,我们来看一下“中国建材之乡”南安市的案例。

当地政府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办法,将优质资源优先配置给数字型、科技型、成长型企业。九牧集团就是在这一策略下,发展壮大成为链主企业。

在顶层设计上,南安按照 “一条产业链,一家链主企业,若干个产业园”的规划思路,以九牧集团为核心,布局“1+13”产业园区,总面积50平方公里。

同时,围绕九牧集团打造了3800亩的水暖厨卫产业生态走廊,并在周边布局数字卫浴、万洋、奥飞、恒润等8个小微产业园,建成100多万平方米标准厂房。

为了进一步扶持产业发展,政府推出“四好四更优”22 条和“7+5”政策,设立48亿元产业基金,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。

在土地资源上,全力保障九牧集团及其相关配套企业的用地需求。比如,九牧集团全球总部暨家用机器人产业园规划了330亩地,总投资高达58亿元。

在检验检测服务上,南安建成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(国家水暖洁具质检中心)、2个省级质检中心和48家检验检测机构,每年可提供检验检测报告超20万份。

在政务服务方面,当地设立行政服务中心投资项目审批“绿色通道”,九牧集团作为行业龙头企业,其投资项目可享受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。

涵盖国家、省、泉州市及南安的重点投资引资项目等六类项目,均可进入绿色通道,极大地缩短了项目落地时间。

最终,这里以九牧集团为链主,成功构建了覆盖水暖厨卫上下游的全产业链,产业集聚度从32%提升到83%;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,也从35%提升到85% 。

整体的招商逻辑就是,以链主企业为磁石,地方产业基金作为配套支持,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。

不少人可能会觉得犯难,怎么才能招引并培育出链主企业。日渐盛行的场景招商,或许是一个出路。

03场景招商 算好投资总账

简单说,场景招商就是围绕新技术新领域,梳理、公布场景清单,告诉企业 “我们要什么”,吸引有能力的企业 “接单” 落地。

过去,地方招商往往只看重单一生产资源的比较,比如土地、用水、用电、用人、原材料等成本,却忽视已有产业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的价值。

比如,本地细分市场、中间产品与特定设备供应、物流与贸易服务等。

自从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》之后,各种招商引资政策不断被清理,地方政府要学会挖掘市场优势。

毕竟,低成本的要素市场和稳定的内需消费市场,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基础。

不同类型企业,对各类资源消耗占比存在差异,资源成本占比也是不同的。就龙头企业而言,综合成本的微弱优势,可能带来巨大的利润率差异。

因此,帮助龙头企业了解县域当地资源场景情况,算好投资总账,是招引龙头企业入驻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
以江苏某市为例,为招引深圳某芯片封装龙头企业,他们先是牵线促成龙头企业与当地知名键合机公司,达成供应合作及维护服务合作。

接着,协助该企业组织召开4次产品推介会,吸引当地多家智能小家电、智能装备企业家同该龙头企业建立订单。

此外,还提前与售电公司洽谈,为该龙头企业预留地方最佳的购电套餐名额,帮助该企业降低投前产后成本。

通过一步步搭建好经营场景,最终成功吸引这家龙头企业入驻。

如果说,吸引外部龙头企业有一定难度,那么不妨换个思路,将本地潜力企业培养成链主企业。

很多时候,地方招商过于关注外部项目,而忽略了本地企业的潜力和需求。

这往往导致新招引项目与本地产业脱节,出现“资源跟不上、市场离得远”的问题,导致新企业投资容易生产难。

地方需要了解本地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,扶持那些有潜力的中小企业,并通过吸外地企业投资来补上产业链条。

就拿浙江衢州来说吧,他们以中天东方氟硅公司为核心,构建有机硅产业链。

该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,依托人才、研发、设备、市场等资源带动周边企业落地衢州。

通过这种方式,衢州成功培育了本地的龙头企业,并带动有机硅产业发展,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
当然,培育出链主企业之后,地方也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、以及高标准载体建设,不断优化营商环境,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,推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