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,全国人大常委表决通过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,并宣布在5月20日起正式施行!
法律共9章,包括公平竞争、投资融资、科技创新、规范经营等细则。
这是继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之后,再次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。
我国民营企业数量庞大,尤其是在纺织服装这一国民支柱产业领域,相关企业遍布全国各地。
当目光聚焦到天津中北镇,可以看到,由我们引荐的一家服装电商企业项目,已经顺利投产。
01 国民支柱产业 迎来新蓝海
对老百姓而言,纺织服装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。
发展服装纺织行业,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、解决就业、增强消费等方面,有着重要作用。
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几组数据,不难发现,即便全球经济环境变化莫测,纺织服装产业依旧展现出韧性与增长潜力。
2024年,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,同比增长0.8%,比2023年同期提升8.4%;
规模以上企业,完成服装产量204.62亿件,同比增长4.22%;
全国3.8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,同比增长4%,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.5%。
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,我国化纤、纱、布等产量已居世界第一。
早在2022年,我国纺织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,就超过了6000万吨,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。
从产品消费角度来看,这些服装是如何从工厂,进入到千家万户呢?电商,是一个重要的渠道。
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46.41万亿元,增长3.9%。
在平台规则和营商环境的驱动下,服装电商不再像过去那样,单纯争夺流量,而是转向了为消费者创造价值,整个行业进入注重品质的升级阶段。
而另一边,小红书电商前不久在广州举办服饰电商活动,向服饰商家释放入局信号。
要知道,在这个社区平台,寻求购买建议的月活用户已破亿。这意味着,服装电商将迎来新蓝海。
良好的数据和积极信号,让服装企业投资信心逐渐恢复。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去年我国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,同比增长18%,增速比2023年提升20.2%。
企业的这些投资,就像撒出去的种子,遍布多个领域,比如智能化生产、商业模式创新、品牌建设、渠道布局等。
一旦生根发芽,就能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、优化生产流程,还能帮助企业砍掉不必要的开支,轻装上阵。
项目方是一家从事服装设计、服装零售、鞋帽零售等业务的公司,计划布局新的服装电商项目,建设进行服装设计和生产销售。
在我们的牵线搭桥下,他们很快找到合适的“新家”,成功落户天津中北镇,并在当地顺利投产。
02 项目投产 在百强镇开花结果
当初,企业来到中北镇数科园,就被这里的厂房整体装修、设施设备配置所吸引。但由于处于成长期,企业对价格比较敏感,迟迟未能定下。
对此,数科园直接拿出诚意,提供了部分免租期,并且允许提前进场准备。
说到这里,不禁让我们想到,最近深圳、北京、苏州部分园区官宣的“免租”新政:拿出10万平方的产业空间,邀请科创企业免费入驻。
这其中的逻辑,其实与数科园有着相似之处,都是帮助企业减少前期入驻的成本负担。
园区的研发厂房分为两层,首层层高6米,面积由460平米至1300平米不等;
二层层高4.5米,面积由350平米至1200平米不等,可同时满足企业对小空间办公与大面积生产的需求。
就服装电商项目而言,除了基本的厂房空间需求外,对物流交通的要求也会高一些。
毕竟,订单发货会涉及到快递寄送。园区内有多个物流网点,为企业产品输送提供了便利。
从区位交通来看,园区距地铁2号线曹庄站仅2.3公里,可直达天津火车站及天津滨海国际机场。
从这里出发,到天津南站和天津西站,仅需15分钟车程。多条高速公路近在咫尺,通达全国高速路网。
综合下来,无论是成本、物流交通,还是厂房配置,都与项目方的要求十分契合。
最终,在谷川招商人员的协调下,政企双方经过多次见面洽谈,终于达成了合作,项目落户中北数科园。
企业入驻,不是看项目落下来就够了,也要看是否落得稳。
如何评判?主要就是看项目,是否能按照既定计划,顺利开工建设、进场装修,以及最终投产运营。
我们看到,企业落地后,中北镇政府主动关心项目进展。相关部门推出“拿地即动工”政策和待办等服务,最大程度便利项目建设。
服务人员也多次上门拜访企业,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,对于项目建设的重视度拉满。
为各项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,中北镇不断细化服务服务颗粒度,竭尽全力做好各项服务。
就像精心培育种子,从成功引进来,到让项目稳稳扎根,再助力其茁壮成长、开花结果。
服装电商项目的顺利投产,正是这套全链条服务的有力印证。
03 转型赋能 绿色化、高端化发展
作为天津的经济重镇,中北镇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。他们一手抓招商,一手抓营商,以最优质的服务,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。
数科园自建立以来,就以工业4.0为产业定位,以“新动能引育”为主导方向,围绕“高端产业制造环节应用层”,重点引入附加值高、成长型、经济效益大的优质企业。
截至目前,除该服装电商项目外,这里还汇集了一批工业设计、工业机器人、数字孪生、新媒体等行业领域内的领军企业,产业生态不断完善。
园区还积极打造企业“加速器”与创新“助推器”,助力该服装电商项目转型升级。
服装纺织是重要的民生产业,也是环境敏感型产业。在全球“碳达峰、碳中和”的浪潮下,绿色、低碳、循环,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。
从产业链来看,涵盖原辅料制造、纺织制造、服装生产等多个环节。我们都知道,“微笑曲线”是以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,展示产业升级的价值分布规律。
在这条曲线里,高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,也就是研发设计。而处于中间的生产制造等环节,以及下游的品牌与销售,附加值相对较就没那么高了。
就服装纺织产业而言,想要实现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就需要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:
推进重大低碳技术、工艺、装备改造应用,通过技术工艺革新、生产流程优化和再造,促进行业减碳降碳。
这个过程,离不开行业内各类企业的努力。
对于龙头企业,就像产业链上的“领头雁”,需在整合上下游资源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,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品设计、原料采购、生产、运输、储存、使用、回收处理的全过程。
中小企业数量庞大,是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的主力军,也需要发挥好自身灵活优势。
尤其是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的出台,在科技创新、规范经营等方面,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保障。
项目方在国家政策和中北数科园的支持下,正迈着坚定的绿色转型步伐,通过生产性能更优、质量更好、品牌更佳的产品,提高产品附加价值,实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的攀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