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年,大家都在说,经济增速放缓,企业投资越发谨慎,招商更不容易了。

换一种思路想,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

招商引资,既要招新项目,也要稳住现有企业。

在医疗器械行业,可以看到,天津武清区涌动着一股逆势扩张的力量。

由我们引荐的中拓奕腾,继去年入驻武清开发区后,在今年4月扩租厂房,启动体检车生产线建设。

当土地成本、营商环境等要素,遇上完善的产业生态,一场确定性的投资逻辑正在重构。

01 医疗器械企业 扎根武清开发区

去年4月,谷川招商系统收到一条医疗器械项目的选址信息:计划找厂房,生产X射线成像系统设备、体检车DR等产品。

目标区域是天津,主要考虑土地成本、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等因素。

背后的企业,正是北京中拓奕腾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拓奕腾”)。

这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疗X光射线设备的研发、生产、技术推广、销售、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。

首次选址,希望将两类产品业务,布局在同一厂房车间。

乍一看,这不过是常见的生产扩容需求,实际却存在一定难度。难就难在,医疗器械设备与体检车,对厂房结构的要求有很大差异。

比如,医疗器械设备需满足无尘和防静电等高标准;而体检车是移动式的,需要考虑便于设备快速安装和维护,同时兼顾车辆内的空间利用。

面对这道“选址难题”,我们的招商团队迅速拆解企业需求优先级。眼下最要紧的,是新产业检测和注册证办理。体检车生产,可以暂时先缓一缓。

于是,我们按照医疗器械的要求,来匹配合适的厂房,同步预留未来体检车生产线的空间接口。

在推进过程中,陪同企业实地考察厂房、测量规划生产布局。

没记错的话,在考察厂房期间,我们发现厂房电力配置,无法满足项目生产需求。

这意味着,企业需要重新接入电线。而电力扩容后,消防设计也需要同步升级,重新进行规划和备案。

对此,我们协调物业、业主、园区到现场勘察,探讨电路铺设的“最优路径”。

同时,咨询多家专业消防设计公司,针对消防布局问题,共同给出合理图纸设计建议。

在园区的全力支持下,我们逐一扫除各项障碍,最终促成项目落地。

“哪里的营商环境好,企业项目就落在哪里。”

武清开发区聚焦企业发展需求,依托“一商会,四中心”,提供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平台。

这些软实力,藏在项目推进的细节里。

我们看到,中拓奕腾选址的流程手续、注册新公司、财务、银行开户等事项,都由园区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线上对接,减少企业来回跑的时间。

02 逆势扩租 出海战略卡位

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企业扩张的意愿明显降低。

生物医药、TMT等行业的不少企业,也纷纷捂紧口袋。为何中拓奕腾会做出逆势扩租的决定?

关键就在于,成功拿下了海外订单。

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全国二类医疗器械企业17575家,同比增长14.57%。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,国内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

“不出海,就出局”。开拓国际市场,成为了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商务部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出口成绩亮眼,出口额达487.5亿美元。到了2025年一季度,出口贸易总额为692.6亿元;

其中,中高端医疗器械在海外市场格外受欢迎,出口亚洲金额占比第一。

业内人士表示,我国医疗器械企业“出海”前景十分广阔。尤其是,上游产业链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。

自中拓奕腾入驻以来,武清开发区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、完善的配套设施和高效的服务体系,给项目扶上马,再送一程。

尤其是,园区打造的覆盖产业咨询、人才支持、科技服务、金融服务、政策申报和产业微配套等全要素网络,更为项目发展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
由于国际局势变化,专注于中上游产业链的中拓奕腾,拿到了不少海外订单。现有的厂房空间,已经无法满足体检车业务的生产需求。

作为招商服务人员,当得知企业要启动体检车项目选址时,我们就一直留意合适的载体。

围绕企业的诉求,在武清开发区内,筛选并推荐几处比较合适的厂房。

同时,推动政企双方领导见面磋商,就厂房面积、成本、审批流程等问题达成一致。

在各方合力下,中拓奕腾在原有厂房基础上,再拓新的产业版图。

此次扩租,彰显了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开疆拓土的底气。

从选址投资的角度看,选择武清开发区,并不是对短期红利的追逐,而是对完整产业生态的认可。

03 产业生态 园区留商逻辑

如今的园区招商,更讲究产业生态的打造。

说白了,就是产业链是否完善,上下游企业能否在园区内完成大部分生产业务。

要素跟着企业的需求走,企业需求在哪里,生产要素就跟到哪里。

比如,企业要稳定的供应链,就搭好产业配套;再比如,企业要先进技术,就对接高校和科研机构。

做到了这几点,园区招商吸引力也逐渐“拉满”。

产业链上的企业,也会通过口碑效应,来到园区;园区内已有的企业,也会有更强的黏性,不会轻易离开。

中拓奕腾的故事,属于后一种。

聚焦到生物医药领域,我们看到,园区拥有天津大学(武清)合成生物产业研究院等科研机构。

重点布局基因组设计合成、人工细胞工厂构建、生物合成自动化等技术方向。

可快速对接生物医药、生物医学工程、生物制造等产业需求,助力高端生物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。

此外,随着北化工产学研基地、北交大超导电气项目、北科院营养源项目、天大合成生物产业集群、南大生物医药转化基地等优质项目纷至沓来,园区内的创新要素也加速聚集。

这里已经汇集了24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,涵盖原料药、包装材料、第三方检测等环节,提高关键零部件本地化采购率。

其中,医疗器械领域就包括怡和嘉业、超思、迪马克、普光医用科技和欧蒙等71家行业知名企业。

中拓奕腾医疗器械项目,像是一枚产业协同的棋子,补上了武清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链的关键一环。

透过这些,可以清晰地看到武清开发区的运营思路:不是简单地承接产业溢出,而是通过生态构建,打造企业成长的孵化器。

在这里,企业不是“换个地方接着干”,而是通过融入产业生态,实现“二次进化”。

做好企业与产业生态深度绑定,从“服务管家”到“合伙人”角色转变。企业在选址投资时,自然也会“用脚投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