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激活”存量用地!巧用“园中园”与创新运营实践
现如今,经济发展放缓,要求地方明确主导产业,激发产业规模效应。但现有的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,不少地方进行“腾笼换鸟”总归有顾虑。怎么办?不如看看这些地方通过“园中园”模式叠加创新运营助力,以轻量级资产实践调整产业布局。
现如今,经济发展放缓,要求地方明确主导产业,激发产业规模效应。但现有的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,不少地方进行“腾笼换鸟”总归有顾虑。怎么办?不如看看这些地方通过“园中园”模式叠加创新运营助力,以轻量级资产实践调整产业布局。
浙江政府,是企业的“合伙人”。今年,再次成为全国标杆。前段时间,浙江“创新招商服务20条”落地。就企业而言,仍是市场的温度计。
26日,小米YU7正式亮相。新车登场背后,三期工厂选址早已尘埃落定。项目投资6.35亿元、拿地727亩,落子北京亦庄。不只是小米。上月末,大疆也斥资22.87亿元,在深圳拿地近1.6万m²。两大巨头相继拿地,引发地方招商竞争的思考:为何选择别的地方,而不是我这里?
2025年40余家央企锚定新疆,计划年内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3800亿元。新疆从“招商引资地”跃升为“央地战略协同平台”。面对全球不确定性,新疆无疑是资本追逐确定性、成长性与战略红利的新起点。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,正是投资首选之地。
招商引资这门专业,在哪学?学什么?怎样学?答案指向了,招商引资实验班。谷川培训学校与天津商业大学强强联手、成效斐然。截至目前,陆续培养了145名招商专业的人员,即将开启下一个5年的合作。
2024年,谷川联行助力霍州一举拿下4个厨卫加工产业链项目,今年,霍州继续坚持两条腿走路,与谷川联行进行续约合作,共赴招商新征程。
2025年进度条过半,招商工作更加紧迫。招商人连轴转,基本每天都在外跑企业。可优质项目往往比较“抢手”,企业频繁接待各地政府考察,热情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。这个时候,想把好项目拉到自家底盘,光靠资源还不够,也得讲究招商策略,河南就有了新动作。
传统的招商是增量争夺战,现在增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最好的策略应该是存量保卫战。修炼内功服务好、保护好已有的企业,帮助他们挺过这段时期。等到增量时代再次到来的时候,谁的基本盘更稳、产业基底更厚实,谁崛起的基础就更好。
今年各地提出,拒绝招商“门外汉”。不少地方,也安排了培训课程表。我们,带着实战经验,走进招商课堂。上半年,协助10余个地方政府、国企平台“集中充电”。往往“内行招商”,更能拨动投资者的心弦。
当下,不少县级政府都明白一个理:要想发展得快,得向大城市“借东风”。不难发现,大多数实力派“百强县”都紧挨着大都市。那些远离大都市的县城,怎么办?咱们不妨换个思路,通过反向飞地,实现破局“入圈”。